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以上便是《但愿人长久》的歌词。这首词由宋代大文豪苏轼所作,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颂。它以中秋之月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每当夜幕降临,明月升起,人们总会想起这首词。那轮皎洁的月亮仿佛承载着无数人的思念与期盼。无论是身处繁华都市还是偏远乡村,人们都愿意抬头仰望这同一轮明月,寄托自己的情感。
《但愿人长久》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词作品,更成为了中华文化中关于团圆、思念的重要象征。它提醒我们,在这个充满变化的世界里,珍惜眼前人,把握当下时光,让爱与温暖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