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青黛介绍】青黛,又称靛青、蓝靛,是一种传统中药材,来源于爵床科植物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的叶或茎经加工后所得的干燥色素。青黛性寒,味咸,归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温病发热、咽喉肿痛、丹毒、痄腮、吐血、衄血等症状。
青黛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尤其在治疗热毒引起的疾病方面效果显著。由于其独特的药理作用,青黛不仅在内服方剂中常见,也常用于外敷或制成药膏使用。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 | 青黛 |
别名 | 靛青、蓝靛、青缸花 |
来源 | 马蓝、蓼蓝、菘蓝的叶或茎 |
性味 | 寒,咸 |
归经 | 肝经 |
功效 |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 |
主治 | 温病发热、咽喉肿痛、丹毒、痄腮、吐血、衄血等 |
用法 | 煎汤内服;外敷或研末调敷 |
注意事项 | 脾胃虚寒者慎用 |
现代研究 | 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等作用 |
青黛作为传统中药,在现代医学中也逐渐受到重视。研究表明,青黛中的主要成分靛玉红具有一定的抗癌和免疫调节作用,这为青黛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使用时仍需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避免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