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是谁说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是东汉末年名士许劭对曹操的评价。这句话简洁而深刻地概括了曹操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展现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一、背景介绍
许劭是东汉末年的著名评论家,以善于品评人物著称。他与弟弟许靖并称为“许氏二龙”,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望。他对曹操的这一评价,不仅反映了曹操个人的能力和性格,也揭示了乱世中人才的复杂性。
二、原文出处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记载:
> “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颇好兵法,尝问于许子将(许劭)。子将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句话是许劭对曹操的评价,意思是:在太平盛世,他是一个有能力的忠臣;而在乱世之中,他又是一个有野心、手段强硬的奸雄。
三、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是谁说的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 |
作者 | 许劭(东汉末年名士) |
评价对象 | 曹操 |
评价内容 |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
背景 |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人才辈出 |
含义 | 表示曹操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的不同形象 |
四、评价意义
这句话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它准确地捕捉到了曹操的性格与能力的双重性。在和平年代,他可以是一个忠诚、有才能的官员;但在动荡的时代,他则可能成为一位不择手段、追求权力的枭雄。
这种评价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英雄”的多元理解——一个人是否是英雄,往往取决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五、结语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不仅是对曹操个人的评价,更是一种对历史人物复杂性的深刻洞察。许劭的这一说法,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研究三国历史和人物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