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你问我答 >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及译文

2025-08-29 15:53:16

问题描述: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及译文,拜谢!求解答这个难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9 15:53:16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及译文】《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反映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突破娄山关时的英勇战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原文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二、译文

译文:

凛冽的西风呼啸,

清晨的天空中传来大雁的叫声,霜花覆盖着月亮。

霜花覆盖着月亮,

马蹄声零落破碎,

军号声低沉哽咽。

虽然雄伟的关隘像铁一样坚固,

但现在我们重新迈步向前跨越。

重新迈步向前跨越,

青山如海般连绵不绝,

夕阳如血般映照天际。

三、

这首词以雄浑有力的语言描绘了红军在娄山关战役中的艰苦斗争和坚定信念。通过“西风烈”、“霜晨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肃杀而悲壮的氛围;而“雄关漫道真如铁”则表现了面对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从头越”则象征着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四、表格对比

项目 内容
词牌名 忆秦娥
创作时间 1935年
作者 毛泽东
背景 长征途中,红军突破娄山关
主题 表现红军英勇斗争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意象 西风、雁叫、霜晨、马蹄、喇叭、雄关、苍山、残阳
语言风格 壮阔、凝练、富有节奏感
精神内涵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坚定信念
文学价值 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意义

结语:

《忆秦娥·娄山关》不仅是毛泽东诗词中的经典之作,更是中国革命精神的象征。它用简练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红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依然坚持斗争的英雄气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