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鹤续凫意思和来源是什么】“断鹤续凫”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骈拇》,用来比喻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强作安排,结果适得其反。下面将从含义、出处、用法及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断鹤续凫”字面意思是砍断鹤的长腿,接上野鸭的短腿。这显然是一个荒谬的做法,因为鹤和凫(即野鸭)本来就有不同的身体结构,强行改变只会造成伤害。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那些不顾实际情况,强行干预或改造事物的行为,最终导致失败或不良后果。
该成语强调了“顺应自然”与“尊重规律”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应遵循事物本身的特性,而不是盲目地进行人为干预。
二、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断鹤续凫 |
拼音 | duàn hè xù fú |
出处 | 《庄子·骈拇》 |
含义 | 比喻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强作安排,结果适得其反。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不切实际、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 |
近义词 | 强人所难、生搬硬套、拔苗助长 |
反义词 | 因地制宜、顺其自然、量力而行 |
例句 | 他试图把公司改成完全不同的模式,简直是断鹤续凫,结果失败了。 |
三、延伸理解
“断鹤续凫”不仅是对行为的批评,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道法自然”的思想。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反对过度干预。这一观点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尤其在管理、教育、科技等领域,尊重规律、合理规划才是成功的关键。
因此,“断鹤续凫”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智慧,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要理性思考,避免盲目行动。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典故,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