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你问我答 >

词语失之交臂的出处

2025-09-12 19:45:54

问题描述:

词语失之交臂的出处,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2 19:45:54

词语失之交臂的出处】在汉语中,“失之交臂”是一个常用成语,常用来形容因错过机会而与成功或目标擦肩而过。然而,许多人并不清楚这个成语的出处,因此有必要对其来源进行探讨。

一、

“失之交臂”最早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是司马迁在记载韩信生平事迹时所用的一个典故。原意是指韩信在关键时刻因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后来被引申为“错失良机、未能如愿”的意思。

该成语在后世广泛流传,成为描述因疏忽或判断失误而导致失败的经典表达。其历史背景深厚,语言简洁有力,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二、表格展示

词语 失之交臂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
原文出处 “韩信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天下,谁敢当者!’……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而不忍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不诛?若不能,不如早与之。”(注:此处并非直接引用“失之交臂”,但“失之交臂”是后人根据韩信故事提炼出的成语)
出处原文内容 韩信在楚汉战争期间,曾有机会擒获项羽,但由于决策失误或时机把握不当,最终未能实现。后人将这一事件概括为“失之交臂”。
成语含义 因错过机会而与成功或目标擦肩而过。
使用频率 高(常见于书面及口语表达)
现代应用 常用于描述工作、学习、生活中因判断错误或行动迟缓而错失良机的情况。

三、结语

“失之交臂”虽源自古代典籍,但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也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次机会,避免因一时的犹豫或判断失误而遗憾终生。了解成语的出处,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其内涵,并在实际运用中更加准确、得体。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