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金融资产后续计量方式有哪些】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会持有多种金融资产,如应收账款、债券投资、股票投资等。为了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对这些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总结说明
企业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 以摊余成本计量
2.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3.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4. 以成本计量(适用于部分特定资产)
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适用不同的计量方式,具体取决于其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
二、表格展示
计量方式 | 适用范围 | 计量方法 | 损益影响 | 其他综合收益影响 | 特点 |
以摊余成本计量 | 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金融资产(如贷款、应收账款等) | 按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收入,按摊余成本计量 | 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 无 | 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金融资产为目标的金融资产(如某些债券投资) | 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 有 | 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其他综合收益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 以交易为目的的金融资产(如交易性金融资产) | 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 无 | 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 |
以成本计量 | 部分非上市股权投资或长期权益性投资(如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 | 按初始成本计量,除非发生减值 | 无 | 无 | 不随市场波动调整 |
三、小结
企业在选择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方式时,应结合自身的业务模式、风险偏好以及会计政策进行判断。合理选择计量方式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同时也有助于管理层更好地评估资产的潜在风险与收益。在实际操作中,建议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相关规定,确保会计处理的合规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