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德广什么意思】“大行德广”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大光明,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这个成语出自《尚书·大禹谟》:“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予小子,嗣尔服,惟乃世乃父,克明德慎罚,惠鲜鳏寡。”后来被引申为“大行德广”,强调一个人在道德修养和行为举止上的高远境界。
一、
“大行德广”主要表达的是一个人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且其行为能够广泛地影响他人和社会。它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的体现,也代表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常用来赞美那些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人士。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大行德广 |
出处 | 《尚书·大禹谟》 |
字面意思 | “大行”指大的行为或事业;“德广”指道德广博、深远。 |
引申含义 | 形容一个人道德高尚、行为正大光明,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
使用场景 | 用于赞美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对社会有正面影响的人。 |
近义词 | 德高望重、仁义礼智、德才兼备 |
反义词 | 品行不端、道德败坏、行为卑劣 |
现代意义 | 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结合,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品格。 |
三、结语
“大行德广”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成就的同时,不应忽视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才能真正赢得他人的尊重与社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