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你问我答 >

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联系和区别

2025-09-20 17:36:14

问题描述:

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联系和区别,卡了三天了,求给个解决办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17:36:14

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联系和区别】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劳动成果的核心概念。而在这一体系中,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但它们在产生方式、作用对象以及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上存在明显差异。以下将从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加以对比。

一、联系

1. 都属于剩余价值的范畴

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均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劳动的剥削。

2. 都依赖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无论是超额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其产生的基础都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从而使得单位商品的价值下降,资本家可以获得更多剩余价值。

3. 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两者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和技术进步,是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的重要机制。

4. 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在一定条件下,超额剩余价值可以转化为相对剩余价值,例如当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后,整个行业跟进,超额剩余价值逐渐消失,转为普遍存在的相对剩余价值。

二、区别

对比项目 超额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定义 某个企业或部门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的额外剩余价值。 通过延长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或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使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比例增加。
产生原因 个别企业或部门的技术进步、管理优化等。 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存在时间 短期性,随着技术扩散会逐渐消失。 长期性,一旦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对剩余价值长期存在。
作用对象 主要针对个别企业或部门。 针对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工人。
是否具有排他性 具有排他性,仅限于率先提高效率的企业。 不具有排他性,适用于所有资本家。
与绝对剩余价值关系 是相对剩余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剩余价值的另一种基本形式,与超额剩余价值并列。

三、总结

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虽然在本质上都属于剩余价值的范畴,但它们的形成机制、作用范围以及持续时间各不相同。超额剩余价值更强调个体企业的技术优势,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更多反映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理解这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