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者谓之道什么意思】“形而上者谓之道”这句话出自《易传·系辞上》,是儒家经典中关于宇宙本体和哲学思想的重要表述。这句话的含义深刻,常被用来探讨哲学、宇宙观以及人生的根本问题。
一、
“形而上者谓之道”字面意思是:“超越具体形态的、无形的存在称为‘道’。”这里的“形而上”指的是超越物质形态、可见之物的抽象存在;“道”则是指宇宙的根本原理、终极真理或自然法则。
在古代哲学中,“道”是万物的本源,是不可见但又贯穿一切的规律。与之相对的是“形而下”,即具体的、有形的事物,如山川、日月、人等。
这句话强调了“道”的超越性和普遍性,认为它不仅是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也包含着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精神追求。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易传·系辞上》 |
| 原文 |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
| 字面意思 | 超越具体形态的、无形的存在称为“道”。 |
| “形而上” | 指超越物质形态、不可见的抽象存在。 |
| “道” | 宇宙的根本原理、终极真理或自然法则。 |
| “形而下” | 指具体的、有形的事物(如器物、人、自然现象)。 |
| 哲学意义 | 强调“道”的超越性与普遍性,是万物的本源与规律。 |
| 应用领域 | 哲学、宇宙观、人生观、伦理道德等。 |
| 现代理解 | 可理解为事物的本质、规律、精神层面的追求。 |
三、延伸思考
“形而上者谓之道”不仅仅是一个哲学概念,它也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儒家则将“道”引申为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试图通过“道”来解释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归宿。
在现代社会,这一理念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应关注精神层面的“道”,寻找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结语:
“形而上者谓之道”不仅是一句古老的哲学命题,更是一种对世界和人生深层次的思考方式。理解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世界,并在生活中找到方向与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