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谓絜矩之道】“此谓絜矩之道”出自《礼记·大学》中的经典论述,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理念之一。这句话强调的是以“絜矩”为准则,即通过自我约束、规范行为,实现内外和谐、上下有序的社会理想。
在古代,“絜矩”原意是指用绳子拉直木料,引申为以规矩、法度来规范自身言行。因此,“此谓絜矩之道”强调的是一种道德自律与社会秩序的统一,要求人们以身作则,以正己之德来影响他人,从而达到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目的。
“此谓絜矩之道”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原则。它主张通过自我规范和道德提升,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一理念不仅对古代政治制度有深远影响,也对现代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礼记·大学》 |
| 含义 | 强调以“絜矩”为准则,即通过自我约束、规范行为,实现内外和谐、上下有序。 |
| 核心思想 | 自我修养、道德自律、以身作则、影响他人、治理社会。 |
| 历史背景 | 儒家思想体系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理念。 |
| 现代意义 | 对个人道德修养、社会治理、组织管理等方面仍有指导作用。 |
| 相关概念 | “絜矩”:比喻以规矩、法度规范自身;“道”:方法、途径、原则。 |
| 应用领域 | 个人修养、教育、企业管理、政府治理等。 |
通过理解“此谓絜矩之道”,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把握儒家思想的精髓,也能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修身立德、促进和谐的有效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