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邻为壑的意思以邻为壑是什么意思】“以邻为壑”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下》:“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人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以邻为壑。”原意是指把灾祸转嫁给邻居,比喻只顾自己利益,不顾他人安危,甚至将困难或灾难推给邻国或邻人。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以邻为壑 |
| 拼音 | yǐ lín wéi hè |
| 出处 | 《孟子·尽心下》 |
| 释义 | 把灾祸转嫁到邻居身上,比喻自私自利,不顾他人 |
| 近义词 | 祸水东引、嫁祸于人 |
| 反义词 | 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国家、组织或个人在处理问题时的自私行为 |
| 例句 | 有些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常常以邻为壑,损害他国利益 |
二、成语背景与演变
“以邻为壑”最早出现在《孟子》中,原本是描述治理国家的一种不道德做法。后来,这一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国际关系、商业竞争、社会交往等多个领域,用来批评那些只顾自身利益而不顾他人后果的行为。
在现代语境中,“以邻为壑”常用于批评某些国家在经济、环境、政治等方面采取排外政策,将问题转嫁给其他国家,比如环保问题上的污染转移、贸易争端中的关税壁垒等。
三、现实应用举例
| 场景 | 应用示例 |
| 国际关系 | 某国在环保问题上不履行减排责任,却要求别国承担更多义务,属于“以邻为壑”。 |
| 商业竞争 | 一些企业通过压低价格抢占市场,导致同行难以生存,也是一种“以邻为壑”的表现。 |
| 社会现象 | 在公共资源分配中,部分人只考虑自身利益,忽视集体利益,也可视为“以邻为壑”。 |
四、总结
“以邻为壑”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更是一种值得警惕的社会现象。它提醒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应考虑到他人的权益和整体的公平性。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避免“以邻为壑”的做法,倡导合作共赢、共担责任的价值观。
关键词: 以邻为壑、成语解释、近义词、反义词、现实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