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简介资料元稹个人简介】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是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同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元稹在诗歌创作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对后世影响深远。
元稹一生仕途起伏,曾任监察御史、中书舍人、浙东观察使等职,最终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以悼亡诗和艳诗著称,如《离思》《遣悲怀》等,感人至深。
元稹生平简要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元稹 |
| 字 | 微之 |
| 别字 | 威明 |
| 出生时间 | 779年 |
| 去世时间 | 831年 |
| 籍贯 | 河南洛阳 |
| 身份 | 诗人、文学家、政治家 |
| 代表诗作 | 《离思》《遣悲怀》《菊花》《行宫》等 |
| 代表文体 | 新乐府诗、悼亡诗、艳诗 |
| 与白居易关系 | “元白”并称,共同推动新乐府运动 |
| 官职 | 监察御史、中书舍人、浙东观察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元稹的文学成就
元稹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讽喻诗,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抒情诗。他的诗风在继承杜甫、白居易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诗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尤其擅长描写爱情与人生感慨。
此外,元稹还是一位重要的散文家,他的文风简洁流畅,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他在文学理论方面也有所建树,主张诗歌应关注现实、表达真情。
元稹的历史评价
元稹在唐代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也为后世文学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尽管他在政治上曾因党争受到排挤,但其文学成就始终受到高度评价。清代学者赵翼在《瓯北诗话》中称赞他“才思敏捷,辞藻华美,尤以悼亡之作感人至深”。
总体而言,元稹不仅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杰出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