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当产量法计算】在成本会计中,约当产量法是一种用于分配生产成本的方法,尤其适用于月末存在在产品(即未完工产品)的情况。该方法通过将月末在产品的数量按照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从而更准确地计算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一、约当产量法的原理
约当产量法的核心在于“约当产量”的计算。所谓约当产量,是指在产品按其完成程度折算成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例如,若某产品已完成50%,则其约当产量为0.5个单位。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合理分配到已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二、约当产量法的计算步骤
1. 确定本月投入的数量与完工数量
2. 计算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 计算总约当产量(完工产品 + 在产品约当产量)
4. 计算单位成本
5. 分配成本至完工产品和在产品
三、约当产量法计算示例
假设某企业本月生产A产品,具体情况如下:
| 项目 | 数量(件) |
| 期初在产品 | 200 |
| 本月投入 | 800 |
| 本月完工产品 | 700 |
| 期末在产品 | 300 |
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原材料已全部投入,但加工工序只完成60%。
计算各成本项目的约当产量
| 成本项目 | 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件) | 说明 |
| 原材料 | 300 | 原材料一次性投入 |
| 直接人工 | 180 | 完工60% |
| 制造费用 | 180 | 完工60% |
总约当产量
| 成本项目 | 完工产品数量(件) | 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件) | 总约当产量(件) |
| 原材料 | 700 | 300 | 1000 |
| 直接人工 | 700 | 180 | 880 |
| 制造费用 | 700 | 180 | 880 |
单位成本计算(假设总成本)
| 成本项目 | 总成本(元) | 单位成本(元/件) |
| 原材料 | 10,000 | 10.00 |
| 直接人工 | 8,800 | 10.00 |
| 制造费用 | 8,800 | 10.00 |
成本分配
| 成本项目 | 完工产品成本(元) | 在产品成本(元) |
| 原材料 | 7,000 | 3,000 |
| 直接人工 | 7,000 | 1,800 |
| 制造费用 | 7,000 | 1,800 |
| 合计 | 21,000 | 6,600 |
四、总结
约当产量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成本分配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月末在产品成本难以准确核算的问题。通过将不同工序的在产品按完成程度折算为约当产量,可以更加公平、合理地分配各项成本,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 项目 | 内容 |
| 方法名称 | 约当产量法 |
| 核心概念 | 将在产品按完成程度折算为完工产品数量 |
| 适用场景 | 月末有在产品且需分配成本 |
| 计算步骤 | 确定数量 → 计算约当产量 → 分配成本 |
| 优点 | 提高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
| 缺点 | 需要准确估计在产品的完成程度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本计算方法,可参考“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