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你问我答 >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的意思

2025-11-18 01:13:03

问题描述: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的意思,这个怎么操作啊?求手把手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8 01:13:03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的意思】一、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牡丹》诗。此句描绘的是长安城中的年轻士子们,在春日将尽之时,纷纷前往慈恩寺观赏紫牡丹的情景。

- “长安年少”:指长安城中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多为士人或贵族子弟。

- “惜春残”:感叹春天即将过去,花事将尽,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 “争认慈恩紫牡丹”:大家争相去慈恩寺欣赏那株紫色的牡丹,表现出对名花的热切追求和欣赏。

整句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暗含了对青春易逝、美景难留的感慨。

二、表格解析

词语 含义 作用
长安 唐代都城,象征繁华与文化中心 背景设定,点明地点
年少 年轻人,多指士人或贵族子弟 描写主体,体现青春活力
惜春残 惋惜春光将尽,花事将歇 表达情感,渲染惜别氛围
争认 纷纷前去观赏、辨认 表现热情与竞争心理
慈恩 慈恩寺,唐代著名佛寺,以牡丹闻名 具体地点,引出赏花主题
紫牡丹 特指紫色的牡丹花,珍贵稀有 核心意象,象征美丽与高雅

三、延伸理解

这句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蕴含着深层的文化意味:

- 牡丹象征富贵与美:在唐代,牡丹被视为国花,象征繁荣与高贵。

- 慈恩寺的象征意义:作为佛教圣地,慈恩寺不仅承载宗教信仰,也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

- “争认”的背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名花、名士的追捧,以及士人阶层对审美与精神生活的重视。

因此,这句诗不仅是对春日赏花场景的记录,更是对唐代社会风貌与文化心理的生动写照。

四、结语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一句,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表现了春天的短暂与美好,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它不仅是文学上的佳句,更是了解唐代文化的重要窗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