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原文及翻译】《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全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本文将对《长恨歌》的原文进行简要总结,并附上其翻译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经典作品。
一、《长恨歌》原文摘要
《长恨歌》共120句,分为三个部分:
1. 第一部分(前32句):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生活,表现他们的恩爱与帝王的奢华。
2. 第二部分(中间48句):讲述安史之乱爆发后,杨贵妃在马嵬驿被赐死,唐玄宗的悲痛与思念。
3. 第三部分(后40句):通过道士寻魂、仙境相会等浪漫手法,表达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深切怀念。
二、《长恨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 汉家皇帝(指唐玄宗)沉迷美色,想要国家倾覆,统治多年却未能如愿。 |
|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藏在深闺中未曾被人知晓。 |
|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 她天生美丽,难以隐藏,一天被选入宫中,成为君王的宠妃。 |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她回眸一笑,百般娇媚,六宫中的妃嫔都黯然失色。 |
|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 春天寒冷时,她被赐浴于华清池,温润的泉水滑过她的肌肤。 |
|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 她头戴金饰,容颜如花,春夜在芙蓉帐中度过温馨时光。 |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春夜太短,太阳升起后,君王不再早朝,沉迷享乐。 |
|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 她陪伴君王游玩、宴会,没有空闲,春天的夜晚只属于她。 |
|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 兄弟姐妹都受封爵位,家中因她而荣耀显赫。 |
|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 骊山的宫殿高耸入云,仙乐随风飘荡,四处可闻。 |
|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 她轻歌曼舞,音乐悠扬,君王看得流连忘返。 |
|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 渔阳的战鼓震动大地,打破了霓裳羽衣曲的欢乐。 |
|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 京城陷入战火,皇帝带着千军万马向西逃亡。 |
| 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 峨眉山下人迹罕至,旗帜暗淡,阳光也显得微弱。 |
| 玄宗回望长安路,马嵬坡下泥土中。 | 唐玄宗回头望着长安的道路,杨贵妃已埋葬在马嵬坡下。 |
|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 蜀地的江水碧绿,山峦青翠,皇帝日夜思念。 |
|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 空荡荡的庭院春意渐晚,梨花落满地面,门也不开。 |
|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 君臣相对哭泣,泪湿衣襟,向东望向都城,骑马返回。 |
|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 回到宫苑,一切依旧,太液池的芙蓉、未央宫的柳树依旧。 |
|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 芙蓉像她的面容,柳叶如她的眉毛,面对此景怎不落泪? |
|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 春风吹桃花盛开,秋雨打梧桐叶落。 |
|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 西宫和南内的秋草丛生,落叶铺满台阶,无人打扫。 |
|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 梨园的乐师头发变白,椒房的宫女也已年迈。 |
|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 深夜宫殿里萤火虫飞舞,思绪万千,孤灯燃尽仍无法入睡。 |
|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 钟鼓声慢慢响起,长夜难眠,星辰渐渐消失,天将破晓。 |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鸡鸣声中,茅草屋旁挂着月亮,行人踏着板桥上的霜。 |
|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 (重复) |
|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 为了感动君王的思念,于是让道士四处寻找。 |
|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 道士腾云驾雾,如闪电般四处寻找。 |
|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 上至天空,下至黄泉,两处都找不到她的踪影。 |
|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 忽然听说海上有仙山,那山虚无缥缈。 |
|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 楼阁精美,五彩祥云升起,其中有许多仙女。 |
|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 其中有一位名叫太真的女子,皮肤如雪,容貌如花。 |
|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 听说汉家皇帝派来的使者到来,九华帐中的梦魂感到震惊。 |
| 赠我明珠一颗,泪湿红绡。 | 她赠给我一颗明珠,泪水浸湿了红色的绸缎。 |
|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 只要我的心像金钗一样坚定,天上人间终会相见。 |
三、总结
《长恨歌》不仅是一首爱情诗,更是一部历史与情感交织的史诗。它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从相爱到分离的全过程,展现了权力与爱情之间的冲突,以及生死离别的哀愁。诗歌语言华丽,情感真挚,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
通过以上原文与翻译的对照,读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内涵,感受白居易笔下的那段“长恨”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