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河豚欲上时全诗惠崇春江晓景二首的古诗翻译】《惠崇春江晓景二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组描写早春景色的诗作,其中第二首尤为脍炙人口。尤其是“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江边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一、诗歌背景总结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是苏轼为好友画家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图》题写的两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清晨江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赞叹。这两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竹林外几枝桃花悄然开放,春江水温,鸭子最先感知到春天的到来。 |
|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蒌蒿铺满了地面,芦苇刚长出嫩芽,正是河豚要逆江而上的时候。 |
三、诗句解析
- “竹外桃花三两枝”:描绘了早春时节,竹林之外,几枝桃花悄然绽放,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 “春江水暖鸭先知”:江水变暖,鸭子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来临,体现了动物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 “蒌蒿满地芦芽短”:描写江边的植物,蒌蒿繁茂,芦芽刚刚冒出,展现出春天的生机。
- “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说明此时正是河豚洄游产卵的季节,也象征着春天的真正到来。
四、诗歌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江早晨的自然景色,语言简练却富有画面感。苏轼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复苏的喜悦。特别是“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句,不仅写出了季节的变化,也带有一种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让人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五、结语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是苏轼诗风中清新自然、贴近生活的代表作之一。“正是河豚欲上时”不仅是一句写景的句子,更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敏锐捕捉和对生活情趣的深刻体会。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