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特殊句式】《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一篇著名的文章,讲述了郑国大夫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凭借智慧和口才说服秦穆公撤军的故事。这篇文章语言精炼,文言文特点明显,其中包含许多特殊的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省略句等。以下是对文中出现的特殊句式的总结与分析。
一、特殊句式总结
| 句式类型 | 例句 | 翻译 | 说明 |
| 判断句 | 1.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晋侯和秦伯包围郑国,是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并且对楚国有二心。 | 本句虽为叙述句,但通过“以……也”结构表达原因,属于判断句的一种变体。 |
| 判断句 | 2.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 这是平庸人的愤怒,不是有志之士的愤怒。 | 使用“也”字结尾,构成判断句。 |
| 被动句 | 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利,我冒昧地用这件事来麻烦您。 | 虽未使用“被”“受”等字,但“亡郑”是动作的承受者,隐含被动意味。 |
| 宾语前置 | 4. “夫晋,何厌之有?” |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 “何厌”是“厌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
| 宾语前置 | 5.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没有那位夫人的力量,我就到不了这一步。 | “夫人之力”是“夫人之力”的倒装,宾语前置。 |
| 省略句 | 6.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 (晋国)答应给您焦、瑕两地,早上渡河,晚上就修筑城墙。 | 主语“晋国”省略,属常见文言省略现象。 |
| 省略句 | 7. “夜缒而出,见秦伯。” | (烛之武)在夜里用绳子从城墙上下来,去见秦穆公。 | 动作的主语“烛之武”省略。 |
二、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作为一篇典型的文言文作品,其句式丰富多样,体现了古汉语的表达特点。通过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和省略句等特殊句式,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也使人物对话更加生动有力。
这些句式在阅读时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宾语前置和省略句,往往会影响句子的理解。掌握这些句式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文意,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注: 本文内容为原创整理,基于《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