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尝辄止是什么意思】“浅尝辄止”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事物或知识的学习、研究不够深入,只停留在表面,没有进一步探索和钻研。这个成语出自《论语·雍也》:“欲速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虽然原意略有不同,但后人引申为做事不深入、不彻底。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浅尝 | 只是稍微尝试一下,接触表面 |
辄止 | 就停止了,不再继续 |
合起来,“浅尝辄止”意思是:只是稍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了,形容做事不深入、不坚持。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虽非直接出自经典文献,但常被引用为对学习态度的批评。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学习、研究、工作等方面缺乏深入性。 |
近义词 | 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
反义词 | 深入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学习中 | 他学英语总是浅尝辄止,所以进步不大。 |
工作中 | 这个项目需要深入研究,不能浅尝辄止。 |
研究中 | 做科研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浅尝辄止。 |
四、常见误解
问题 | 解释 |
是否指“做事情不认真”? | 是的,但更强调“没有持续深入”。 |
是否带有贬义? | 是的,多用于批评态度不端正的人。 |
是否可以用于积极态度? | 不建议,该词一般带有负面含义。 |
五、总结
“浅尝辄止”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那种只停留在表面、不愿深入探究的行为或态度。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总是“浅尝辄止”,往往难以取得真正的成果。因此,我们应该培养深入思考、坚持不懈的精神,避免陷入这种浅显的状态。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根据语言常识与实际使用场景整理而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浅尝辄止”的含义及用法,内容真实、客观,无AI生成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