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袖而归是什么意思】“拂袖而归”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受到不公待遇、感到失望或不满后,毅然决然地离开现场,表现出一种高傲、清高的态度。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或历史典故中,用来刻画人物的个性和情绪。
一、
“拂袖而归”字面意思是“甩动衣袖,转身离去”,象征着一种果断、坚决的态度。它通常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境中:
- 对不公的抗议:如被误解、受委屈后,选择离开以示不满。
- 对权势的不屑:面对权贵或不公正的权力结构时,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 个人尊严的维护:强调个人的自尊与原则,不愿屈从于外界压力。
该成语不仅表达了行为上的离开,更体现了心理上的拒绝与独立精神。
二、表格形式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使用场景 | 情感色彩 | 延伸意义 |
拂袖 | 甩动衣袖 | 古代文献 | 表达动作 | 决断、果断 | 表示态度鲜明 |
而 | 连词,表示承接 | 无特定出处 | 无 | 无 | 连接动作 |
归 | 回去、离开 | 古文常见 | 表示行动 | 感叹、遗憾 | 表示退出、退场 |
三、使用示例
1. 古代文人: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可类比为“拂袖而归”。
2. 现代语境:某人因公司不公对待,愤然辞职,也可用此词形容其行为。
3. 影视作品:一些古装剧中,角色在被贬官或受辱后,常用“拂袖而归”表达气节。
四、结语
“拂袖而归”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描写,更是一种人格与立场的体现。它传递出一种不妥协、不低头的精神,是中华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会古人的情感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