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谥号是什么】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女性政治人物,她以“垂帘听政”的方式掌控清朝最高权力长达四十年。在她去世后,朝廷为她追封了正式的谥号,用以彰显其身份与地位。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一信息,以下是对慈禧太后谥号的总结,并附有详细表格说明。
一、
慈禧太后的全称谥号是“孝钦显皇后”,这是她在去世后由清廷正式追封的尊号。这个谥号不仅体现了她作为皇后的身份,也反映了她在清朝晚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她的谥号中,“孝”表示她对皇室的忠诚与孝顺,“钦”代表她的威严与受人敬仰,“显”则意味着她的功绩显著、名声远扬。
虽然慈禧在位期间曾多次干预朝政,甚至被后人评价为“专权”,但她的谥号仍体现了当时朝廷对她身份的认可。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 |
生卒年 | 1835年-1908年 |
在位时间 | 1861年-1908年(实际掌权近40年) |
谥号 | 孝钦显皇后 |
谥号含义 | “孝”:忠孝仁爱;“钦”:尊贵威严;“显”:功业昭著 |
追封时间 |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
谥号来源 | 清廷官方追封,用于纪念与尊崇 |
三、补充说明
慈禧的谥号“孝钦显皇后”是清朝皇帝死后才有的正式称号,而她作为皇太后,在生前并未拥有此谥号。她去世后,光绪帝和隆裕太后(即溥仪的生母)为其上谥号,以示对其地位的肯定。
需要注意的是,清朝的谥号制度非常严格,通常由礼部拟定并经皇帝批准后正式使用。慈禧的谥号虽为“皇后”,但因她长期掌握实权,因此在民间和历史记载中,她常被称为“太后”或“老佛爷”。
如需进一步了解慈禧的历史影响或清朝的谥号制度,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