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明日黄花的意思】“明日黄花”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或人已经过时、失去原有的价值或吸引力。这个成语源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九日次韵王巩》中的诗句:“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其中“明日黄花”原意是指过了重阳节后的菊花,已失去观赏价值,后来引申为过时的事物。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明日 | 指第二天,比喻未来或之后的时间 |
黄花 | 原指菊花,后引申为美丽、珍贵的事物 |
成语整体意思 | 比喻过时、失去意义或价值的事物 |
二、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描述过时的事物 | 这个设计已经跟不上潮流,可以说是明日黄花了。 |
形容失去价值的人 | 他曾经是公司核心人物,如今早已是明日黄花。 |
表达对旧事物的感慨 | 那些老歌虽然好听,但终究成了明日黄花。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陈旧、落伍、过时、老掉牙 |
反义词 | 新潮、时尚、前沿、热门 |
四、出处与演变
- 出处:宋代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 原意:重阳节后的菊花,已无观赏价值
- 引申义:比喻事物或人失去原有价值,不再被重视
五、注意事项
1. “明日黄花”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2.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3. 不宜用于描述短暂的流行现象,而更适合表达长期的过时状态。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明日黄花”不仅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更是一种对时间与价值变化的深刻表达。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能够更准确地传达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