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鱼是什么】小黄鱼是一种常见的海洋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沿海及东南亚海域。因其体色偏黄、体型适中,常被作为经济鱼类进行捕捞和养殖。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小黄鱼是什么”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基本特征。
一、
小黄鱼属于硬骨鱼纲,石首鱼科,学名为Pseudosciaena polyactis,又称“黄鱼”或“小黄花”。它与大黄鱼(黄姑鱼)同属一个属,但体型较小,一般体长在15-30厘米之间,体重约100-300克。小黄鱼通常生活在浅海区域,喜欢栖息在沙质或泥质海底,以小型甲壳类、浮游生物为食。
在渔业资源中,小黄鱼是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尤其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当地渔民的主要捕捞对象。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常用于清蒸、红烧等烹饪方式,深受消费者喜爱。
此外,小黄鱼的繁殖期多集中在春季,产卵后鱼群会向近海迁移,因此在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渔获量。
二、小黄鱼基本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小黄鱼 |
学名 | Pseudosciaena polyactis |
英文名称 | Small Yellow Croaker |
分类 | 硬骨鱼纲,石首鱼科 |
体长 | 15-30 厘米 |
体重 | 100-300 克 |
栖息环境 | 浅海,沙质或泥质海底 |
食性 | 肉食性,以浮游生物和甲壳类为主 |
分布区域 | 中国沿海及东南亚海域 |
渔业价值 | 高,是重要经济鱼类 |
常见烹饪方式 | 清蒸、红烧、煎炸等 |
繁殖季节 | 春季 |
如需进一步了解小黄鱼的生态习性、营养价值或养殖技术,可参考相关水产资料或咨询专业渔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