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律己是什么意思】“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和普通公民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应具备的一种自我要求和行为准则。它强调个人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作风,做到自律、自省、自警、自励。这一理念不仅是对自身行为的规范,更是对责任与担当的体现。
一、
“严以律己”是“三严三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指在思想上、行为上、纪律上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做到不越界、不逾矩,始终保持廉洁自律、勤勉尽责的精神状态。它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更是一种政治品格和道德操守。
“严以律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
- 行动上自觉遵守纪律:遵纪守法,不越权、不谋私。
- 作风上保持清正廉洁:杜绝奢靡之风,树立良好形象。
- 工作上认真负责:踏实肯干,不敷衍塞责。
通过“严以律己”,可以提升个人素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社会营造良好的风气。
二、表格展示
| 内容 | 解释 |
| 严以律己 | 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做到自律、自省、自警、自励。 |
| 来源 | “三严三实”中的一部分,强调干部作风建设。 |
| 核心内涵 | 思想上坚定、行动上规范、作风上清廉、工作上务实。 |
| 主要表现 | 遵守纪律、廉洁奉公、勇于担当、诚实守信。 |
| 意义 | 提升个人修养,增强责任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 适用对象 | 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普通公民均可践行。 |
| 常见误区 | 认为“严以律己”只是形式主义,忽视实际效果。 |
通过“严以律己”,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约束自己,还能在工作中发挥榜样作用,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它是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重要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