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你问我答 >

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典故是什么

2025-11-01 15:52:36

问题描述:

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典故是什么,求路过的神仙指点,急急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1 15:52:36

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典故是什么】“燕然未勒归无计”出自北宋词人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全词为: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句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与无法归家的无奈之情。其中“燕然未勒”是一个历史典故,具有深刻的含义。

一、典故解析

“燕然未勒”出自《后汉书·窦宪传》。东汉时期,大将窦宪率军北击匈奴,大获全胜,追至燕然山(今蒙古国的杭爱山),并在山上刻石记功,史称“勒石燕然”。后来,“燕然勒功”成为一种象征胜利和功业的典故。

“未勒”即“尚未刻石记功”,意味着战事未结束,功业未完成。因此,“燕然未勒”常用来形容将士们仍在前线奋战,未能凯旋归乡。

二、

“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燕然未勒”源自东汉窦宪北击匈奴、勒石纪功的历史事件。该典故表示战事未完、功业未成,因此将士们无法回家。“归无计”则表达了战士们在边塞征战多年,因战事未结而无归家之计的悲凉心境。

这一句词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现了作者对边疆将士深切的同情与理解。

三、表格展示

词语 出处 含义 引申意义 在词中的作用
燕然 《后汉书·窦宪传》 汉代燕然山 战场或功业之地 表示战事地点
未勒 《后汉书》 尚未刻石记功 功业未完成 表示战事未结束
归无计 《渔家傲·秋思》 无法归家 征人思乡无奈 表达情感困境

四、结语

“燕然未勒归无计”不仅是对历史典故的引用,更是对现实情境的写照。它承载了古代边塞诗中常见的主题——忠君报国与思乡情切之间的矛盾。通过这一典故,范仲淹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结合,使整首词更具感染力与历史厚重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