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在化学实验中,收集气体是常见的操作之一。其中,氧气的收集常采用“排水法”。那么,为什么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呢?这与氧气的物理性质密切相关。
一、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根据气体溶解度的不同,实验室中常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气体。对于那些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气体,如氧气、氢气等,通常采用排水法进行收集。
排水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气体通过导管通入装满水的集气瓶中,由于气体不溶于水,会将水排出,从而实现气体的收集。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不易与水反应且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氧气之所以能用排水法收集,主要原因是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不会大量溶解于水中,因此能够顺利地将水排出,从而被有效收集。
二、表格对比
| 项目 | 氧气(O₂) | 排水法收集原理 |
| 溶解性 | 微溶于水 | 依据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
| 物理状态 | 无色、无味、无毒 | 通过水的排出实现气体收集 |
| 收集方式 | 排水法 | 利用气体不溶于水的特性 |
| 适用气体 | 氧气、氢气、甲烷等 | 适用于难溶或微溶于水的气体 |
| 实验操作 | 将气体导入装有水的集气瓶 | 气体进入后将水排出,气体留在瓶中 |
| 优点 | 操作简便、适合少量气体收集 | 不需要额外装置,便于观察气体生成 |
| 缺点 | 可能混入少量水蒸气 | 若水中有杂质可能影响气体纯度 |
三、小结
氧气之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主要是因为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不容易与水发生反应。这种收集方法简单、实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气体收集手段之一。了解不同气体的物理性质,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