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共睹是什么意思】“有目共睹”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件事情或某种现象非常明显、显而易见,所有人都能看见、都能明白。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事实的公开性和可见性,通常用来说明某些成果、问题或变化是大家普遍认可和清楚的。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有目共睹 |
| 拼音 | yǒu mù gòng dǔ |
| 解释 | 意思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见”,形容事情非常明显,人人皆知。 |
| 出处 |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天之明,日月星辰;地之明,山川草木;人之明,耳目心志。”后演化为“有目共睹”。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描述成果、问题、变化等显而易见的情况。 |
| 近义词 | 显而易见、众所周知、不容置疑 |
| 反义词 | 隐而不露、秘而不宣、不为人知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成果展示 | 他的努力成果有目共睹,公司决定给他升职。 |
| 问题暴露 | 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多年,有目共睹,不能再忽视了。 |
| 历史事件 | 二战期间的暴行有目共睹,成为人类历史上的教训。 |
| 社会现象 | 环境污染问题有目共睹,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治理。 |
三、注意事项
1. 避免滥用:虽然“有目共睹”听起来很正式,但过度使用会让文章显得生硬。
2. 语境合适:适合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不适合口语中频繁使用。
3. 搭配得当:一般与“成果”、“问题”、“变化”等名词搭配使用。
四、总结
“有目共睹”是一个含义明确、使用广泛且具有权威性的成语,适用于描述那些显而易见、人人皆知的事实或现象。在写作中适当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但要注意语境和搭配,避免使用不当造成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