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什么意思】一、说明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出自《论语·述而》篇,是孔子关于捕鱼和射鸟行为的描述。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在钓鱼时不用大网(纲)来捕捞,也不用带绳子的箭(弋)去射鸟,更不会在鸟栖息的地方射杀它们。这体现了孔子对自然的尊重、对生命的怜悯以及他提倡的仁爱思想。
从字面来看,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深刻的道德观念和生态意识。它不仅是孔子个人行为的写照,也反映了儒家“仁者爱人”的核心理念,强调人应与自然和谐共处,避免过度捕猎和破坏生态平衡。
二、表格展示解析
| 词语 | 含义 | 背景/出处 | 深层含义 |
| 子 |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此处指孔子 | 《论语·述而》 | 表示孔子本人的行为方式 |
| 钓 | 捕鱼的一种方式 | - | 表示适度的获取 |
| 不纲 | 不使用大网捕捞 | - | 不过度捕捞,体现节制 |
| 弋 | 带有绳子的箭,用于射鸟 | - | 表示对动物的伤害行为 |
| 不射宿 | 不在鸟栖息的地方射杀 | - | 尊重生命,避免无端伤害 |
| 意思 | 孔子在捕鱼和射鸟时表现出的仁慈与节制 | 《论语·述而》 | 体现儒家“仁”的思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三、结语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仅是孔子个人行为的记录,更是其思想的体现。它传达了一种温和、克制、尊重生命的生活态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面对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这句话依然值得我们深思与践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