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曲同工什么意思】“异曲同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不同的曲调,同样的工巧”,比喻不同的人或事物虽然方法、形式不同,但达到的效果或目的相同,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在不同路径下达成相似成果的情况,强调的是结果的一致性,而非过程的相似性。
一、
“异曲同工”出自《汉书·董仲舒传》:“今异曲而同工。”原意是说不同的乐曲有相同的技艺水平。后来引申为:虽方式不同,但效果相同。该成语多用于文学、艺术、学术等领域,强调多样化的实现路径和统一的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异曲同工”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或者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最终得出一致的结论。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异曲同工 |
| 拼音 | yì qǔ tóng gōng |
| 出处 | 《汉书·董仲舒传》 |
| 字面意思 | 不同的曲调,同样的工巧 |
| 引申含义 | 方法不同,效果相同;形式各异,目标一致 |
| 使用场景 | 文学、艺术、学术、生活等 |
| 近义词 | 殊途同归、异途同归、殊路同归 |
| 反义词 | 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大相径庭 |
| 例句 | 两位作家写同一主题,风格迥异,却异曲同工。 |
| 常见误用 | 误用于“方法相同但结果不同”的情况 |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异曲同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强调结果一致性:不能仅因两人做法不同就随便使用,要确保最终结果确实一致。
2. 避免过度使用:成语不宜堆砌,应根据语境自然融入。
3. 注意搭配:通常与“殊途同归”等成语搭配使用,增强表达效果。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异曲同工”不仅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深刻理解。


